120救护车来之前,这些现场急救措施你应该知道
在救护车到达前,在现场需要实施急救,要采取“四步法”。
第一步:评估环境,确保安全
观察现场环境是否存在危险,可通过实地感受,眼睛观察、耳朵听声、鼻子闻味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初步的快速判断,确保施救过程中的自身安全。
第二步:检查病情,初步处理
迅速判断病人的意识、呼吸、脉搏、知觉、瞳孔反应等,呼吸道是否通畅,时刻注意病人的反应和需求。若出现丧失意识、停止呼吸或濒死呼吸、脉搏消失,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。
第三步:紧急呼救,寻求帮助
对现场病情初步检查后,需要医疗转运的,应立即拨打电话,或招呼周围人帮忙,拨打医疗急救电话。
第四步:进一步检查和处置
在救护车到达前,可就地取材,或尽其所能实施救治。对无意识但有呼吸的患者可置于复原卧位,对伤口进行止血、包扎等。
实施现场急救采取“四步法”。其中评估意识、检查呼吸是初步检查病情第点。
意识清醒程度是判断伤病者的重要的生命体征,意识清醒的伤病者可以准确叙述自己的症状,并表达自己的意识。意识不清或者不省人事的伤病者,可能情况危急。
判断伤病者清醒程度的方法
拍打伤病者肩前,或向其发问:“你怎么了?发生了什么事?”清醒的伤病者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,回忆起发生过得事情,认知熟悉的人。
意识不清伤病者的表象
1、大声呼喊其姓名并拍打其肩部时,伤病者毫无反应,即为意识丧失。
2、将伤病者呼叫醒后,但又很快睡着,或神志恍惚、淡漠,不能正确回答问题,不能回忆起周围的人和事。
伤病者没有知觉的情况
1、短时间没有知觉,发病时间不超过10分钟,发生晕厥。
2、长时间没有知觉,但还有呼吸、脉搏,发生昏厥。
3、时间没有知觉,也未有呼吸、脉搏,即死亡。
检查伤病者的呼吸
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征象,呼吸停止后心脏也会随之停止跳动.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分钟呼吸16~20次,且节奏均匀,强度一致。若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24次或者低于10次都是不正常的表现。
正常呼吸时,胸部有起伏,可感觉到呼吸的气流和听到呼吸的声音。当观察伤病者没有呼吸5~10秒钟,且丧失意识,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。
- 上一篇:救生呼吸的三种人工呼吸方法实施
- 下一篇:救护车救援注意事项
-
救生呼吸的三种人工呼吸方法 [2020-10-16]
介绍下救生呼吸的三种人工呼吸方法: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 救援人员用仰头抬颊法保持伤者气道,同时用放在其前额上的拇指和食指捏紧伤者鼻7L,以防止气体从伤者鼻孔逸出,然后深吸一口气屏住,用自己的嘴唇包绕封住伤员微张的嘴,做两次大口吹气,每次l一1.5s,然后迅速松手,同时观察伤者的起伏情况和测试右元气流。口对口呼吸频率为12次/mtn。吹气后自己应吸气—‘次。每次通气量为80
-
婴幼儿急救常识大全 [2020-10-22]
伴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,从翻身、坐起、站立、到走路等等,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。为了防止意外造成的伤害,家中危险的物品都要收好,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。面对各种防不胜防的意外伤害,家长也要掌握一些婴幼儿急救常识。跨省救护车 意外伤害就是在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因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。有关数据显示,婴幼儿童意外伤害,常见的是误吞异物、中毒、摔伤、烧烫伤、意外窒息(溺水)、动物咬伤等。其中,3岁以下儿童
-
救护车转运病患者的事迹故事 [2020-11-05]
鲁迅先生曾说,自古以来,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。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……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,毫无疑问那些迎难而上抗击疫情的逆行者,就是官兵及驻地患者的健康守护者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医院急诊医学科担负救护车120转运任务,医生、护士、担架员、司机不顾自身安危,英勇逆行,24小时待命。科学施治,大多数医生在一线堡垒 发扬“党员先锋队”模范作用,到疫情需要的地方去。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,都冲锋